作为一名被落下了无数个版本的召唤师,IG 夺冠让我有点出乎意料,其意外程度基本上等同于 RNG 被 G2 血虐这一客观事实。看完三场比赛后,我的内心毫无波动,甚至有点想卸载游戏。
2012 年夏天高中毕业,按照当地风俗及惯例,暑假工这一事业还是要来一发的,当时被一朋友介绍,去电信公司某个地推团队当托。就是那种广场上,一个把 4G 念成 4 拘的主持人在台上宣扬中国电信免费送平板耍猴,吸引一堆观众热情高涨后,酝酿已久的主持人以振奋人心的语气告诉大家预存 1000 块话费就送平板电脑,然后刚刚激情四起的吃瓜群众立即作鸟兽散,只有几个没缓过神来的兴冲冲的去交钱。我的任务就是挤在人群里,带头交钱买卡预存话费,期间要附带美滋滋的微笑,让后续购买的群众感觉自己赚翻了,其实内心 OS 是 “这群傻屌”。
当时和我一起普及平板电脑事业的同事们下班经常去网吧,在那家破旧的网吧里,我第一次打开了英雄联盟,当时登录界面是联盟第 100 位英雄杰斯,由于前几个区人太多注册不了,就选择了图标好看一点的皮城。由此加入正义之地,开始了在瓦罗兰大陆的征战史。后来跟着同学转战比尔吉沃特,在这个喷子最多的区里每天欣赏着各式行云流水的骂战。
由于脸盲,一直以来热门的赛事主持人都没认全,更别提浩如烟海的职业选手们了。大学毕业前比赛这种东西很少主动看,基本上是室友在一旁看,我听声音,精彩之处瞄几眼。记得最清楚的就是 S4 那年,OMG 基地 50 滴血翻盘,当时我在一旁玩着我的世界,最后直接专心看比赛。每年看完比赛都要进入游戏和同学杀一盘,事实证明,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打得很烂。
毕业以后,和大部分人一样很少玩游戏了,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离开战场,英雄联盟热度大不如前。腾讯也对此改变了运营策略,学生时代压榨不了太多钱,那就再掏一下已经工作的末班车召唤师的口袋,当初等上半年一年才有的抽奖活动现在随时都能抽,去年还推出了 20 块抽一次,必得未拥有的永久皮肤,一大学同学抽了几千块,八百多个皮肤,事后后悔得直骂娘。
这两年虽然没怎么玩游戏,但 S 系列比赛还是去看了,每年呼喊的 “LPL 最有希望的一年” 早就听腻了,S3S4 那会满怀期待,S5S6 不看比赛,S7S8 基本属于不痛不痒的状态,不过没想到几年前过世主播五五开的 ID“中国队 S8 夺冠” 倒是成功的当了一波预言家。去年 WE 重振旗鼓圈粉无数,很对圈外小粉红都开始关注这支队伍,LPL 的状态也似乎有些回转,最后三支队伍依旧没什么亮眼的表现。说到 S7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还是 SKT 的陨落,Faker 作为无数召唤师心中毫无黑点的神,最终还是一带四失败输给了历史底蕴深厚的 SSG。
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:最讨厌韩国男人的中国男人,提起 Faker 都是敬意。他可能是第一个让我感受到游戏无国界的人,尤其是作为一个热爱刺客的召唤师,Faker 简直就是人生导师级的人物,每一次国际赛,如果 LPL 已经组团回家,那就只剩 SKT 可以期待了。
S8 总决赛之前,全年的冠军被 RNG 承包,当所有人都以为 RNG 将会和当年的 SKT 一样收获大满贯时,却因为轻敌输给了 G2。Uzi 这下永远成不了第二个 Faker 了,21 岁还在重复着 16 岁的性格,只能说适合去单排玩吃鸡吧。
赛后即刻发了一条推送,iG 不仅是 LOL 里第一个拿冠军的中国队伍,Dota2 亦是。然而这样的一支队伍,一直被认为是思聪少爷的资本玩物,今年 S 赛终于走上了巅峰,也打破了 LPL 一直以来下路四保一的魔咒,将多年前 “LPL 打架队” 的风范再次发扬了起来。
看到 iG 拿到冠军的时候,我正在分屏加班,其实没有多少激动,朋友圈也没有发。如果是在学校宿舍,可能我会是喊得最响亮的人之一,但已经离开太久,没有了年少激情,也没有了情绪渲染。
往年比赛中场休息时间,好友列表一多半都在线,现在只有零星的几个。iG 夺冠以后好友列表里难得超过十人在线,比尔吉沃特的对局中开始频繁出现骂战,并不是裁决之镰的威慑力消退了,而是网一的 30 级召唤师们,回来了。
文章不错支持一下吧
已经将近三年没碰过了
文章不错非常喜欢